顯示具有 e化教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化教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Big data is better da

Big data is better data


Kenneth Cukier從蘋果派談起,
提出
big dat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g_data
大數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95%B8%E6%93%9A
對我們的影響:
...more data doesn't just let us see more, more of the same thing we were looking at. More data allows us to see new. It allows us to see better. It allows us to see different.
我們儲存資訊的能力,
相較於4000年前的clay disc,
已大為增加,
同時,
Searching it is easier. Copying it easier. Sharing it is easier. Processing it is easier.
Kenneth Cukier用liquidity to information形容資訊的流通和可變性。
他也舉出Arthur Samuel發明最初的電腦下棋的歷程,
關鍵突破點為:
Arthur Samuel leaves the computer to play itself. It plays itself. It collects more data. It collects more data. It increases the accuracy of its prediction.
因此machine learning創造令人驚奇的成果:
Here's a lot of data around the vehicle. You (The computer) figure it out.
但是Kenneth Cukier也指出
big data有其黑暗面:
1. 個人隱私被收集
2. 許多工作正消失中
他提醒我們要善用科技
We have to be the master of this technology, not its servant.
不要只重視T (technology)
也要多重視更為重要的I (information)。
我們應善用big data,
把它當成tool,
正確使用,
才會有益社會及世界。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How giant websites design for you (and a billion others, too)

How giant websites design for you (and a billion others, too)


Facebook的產品設計director,Margaret Gould Stewart,分享了社群的
button的設計緣由及原則。
Margaret Gould Stewart 指出設計需要有audacity and humility,
深信產品將影響世界,但產品卻始終來自人性,以促進人類的福祉為目標。
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容易。
Facebook設計團隊也是邊做邊學。
但是Margaret Gould Stewart分享了三點設計原則 。
1. The little things really matter.
例如簡單的按讚鈕,
曾做改變,
影響極大,
設計受到許多侷限,
非常艱辛,
但很值得,
因為按讚鈕成為有史以來曝光率最高的按鈕。
This innocent little button is seen on average 22 billion times a day and on over 7.5 million websites.

2.You need to understand how to design with data.
善用資料,發現問題,也解決問題。
資料是數據,但解決問題,要考量人性。
例如Facebook被tag照片的回報/應設計,就很費心思。

3. When you introduce change, you need to do it extraordinarily carefully.
YouTube之前都是用五顆星制度來rate 。
但是設計團隊發現人們幾乎都是選5顆星或1顆星,
因此著手改善,
改成up-down kind of voting binary model。
也引起極大的反彈。
因此要改變要小心翼翼,
也要費心讓人們逐漸接受並改變習慣。

Margaret Gould Stewart 指出
設計世界級的產品,
要放眼世界,
深入各地,
才能具實用性及普遍性。
很辛苦,
但也充滿喜悅:
...the never-ending thrill of being a part of something that is so big, you can hardly get your head around it, and the promise that it just might change the world.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Want to innovate? Become a "now-ist"

Want to innovate? Become a "now-ist"


因為科技,
相對照BI (before the Internet),
世界變得更複雜,
速度更快,
更能預測,
但相對也extremely low-cost。
Joi Ito
因為日本強震導致輻幅射外洩,
擔心家人安全,
而在網路找到一群人共同開發出能顯示地區輻射的資料。
這次的合作和成果反映了創新將朝向新的方向,
由an MBA-driven innovation model
轉向 a designer-engineer-driven innovation model。
開創的模式由
Publish or perish

Demo or die
進到
Deploy or die。
他提示藉由網路,創新將推至極至,
但方式將不同。
It's a bottom-up innovation, it's democratic, it's chaotic, it's hard to control. It's not bad, but it's very different, and I think that the traditional rules that we have for institutions don't work anymore, and most of us here operate with a different set of principles. One of my favorite principles is the power of pull, which is the idea of pulling resources from the network as you need them rather than stocking them in the center and controlling everything.
Joi Ito求學之路艱辛,
他提出對教育的深刻體悟:
Education is what people do to you and learning is what you do to yourself.
他鼓勵大家
What you need to learn is how to learn.
方法要不同了,
要運用Compass over maps.
I think it's about stopping this notion that you need to pla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stock everything, and you need to be so prepared, and focus on being connected, always learning, fully aware, and super present.
並以
So I don't like the word "futurist." I think we should be now-ists, like we are right now.
做為結論。
創新之路,
就在此時。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10 top time-saving tech tips

10 top time-saving tech tips


我們運用科技常是為了節省時間,
但是
Davdi Pogue超厲害,
他教我們如何節省時間使用科技:
電腦、手機、相機、投影片的操作都有撇步。
很妙的省時絕招!
我最喜歡的一招是
在網路搜尋字義 ,
只要打define, 英文字,
各版本的字義都在頁面上了!
想要快速知道這些訣竅:
http://www.payscale.com/career-news/2013/05/ted-talks---david-pogue-10-top-time-saving-tech-tips
有高人已整理好。
當然,
看影片的示範,
也很有趣。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Symbiosis (共生)

Symbiosis
 


Simbiosis:
Close and often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species.
(共生)

斑馬和兩隻小鳥的故事,
和生物相關的影片,
饒富趣味性,
吸引學生的目光,
感受很深刻。學生筆記
 

 

學生學習心得
 

 


 
 

The Wind and the Sun

The Wind and the Sun
 


耳熟能詳的故事,
以英文影片學習,
一樣能吸引目光,
也引發英語學習的心。


        
 學生筆記







學生學習心得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Turtle's Flute

Turtle's Flute


烏龜,
能用笛子吹奏美妙的音樂,
在攸關生命之刻,
用音樂,
急中生智救了自己,
實在具有勇氣。學生筆記
 


學生學習心得
1. 故事中烏龜吹奏的曲子很優美。
2. 烏龜用牠的智慧逃脫,很聰明。

The First Christmas

The First Christmas


這部影片敘說伯利恆之星,
從古至今,
在高空中,
見證了美好的事物,
歌頌第一個耶誕節,
也為一次次耶誕節歡欣、充滿祝福與恩典的日子,
而頌揚!學生筆記:




學生學習心得:
1. 我們常說著耶誕節,但卻未必了解它的由來、故事,經由這部影片,我了解耶穌是上帝派來的救世主,而他出生的那一天即是
Christmas充滿感恩的日子。Christmas is the time for giving.
2. 耶穌的誕生真是偉大。
3. The story tells us about the first Christmas. The story is great.
4. 我覺得這則故事充滿了和平、靜謐、安詳的感覺,令人看了覺得很溫馨。
5. 從一顆星星的引導,一位神的孩子誕生,讓人們懂得給予和感恩。
6. 耶誕節是愛和希望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友愛及感謝自己身旁的一切人、事、物。



單字註解
1. frankincense (乳香)
2. myrrh (没藥)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The Little Pianist

The Little Pianist
 

和學生分享這個影片,其實也是分享生命的感動。
創作,乃至於人生種種,以心靈分享,才能感動人心。
勉勵學生探索自己的心,用心做事。 學生邊看影片,
邊記重要字彙,
也要寫下2-3句感動的字句。
這樣子,
更能專注學習。
看過影片後,
再用英文或中文寫2-3行的感想。


學生筆記:






學生學習心得

1. 我們要用心去學習,不要只是呆板的學習,一切要用心去感受,才會學習印象深刻。要把學習的 東西放在心裡。
2. 用心做事。
3. 做事只要用心,學習只要用心,就會做得很好!
4. 超越技術的層面,影響心理層面,用「"心」突破自己。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隨堂評量口說的能力

隨堂評量口說的能力


e化教學,
隨機選擇學生到電腦前做句型的練習 ,
既能增加個別提問的機會,
又能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度,
可再多設計更多的口說活動。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A Vision of K-12 Students Today

A Vision of K-12 Students Today


影片說明
This project was created to inspire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in engaging way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higher level thinking skills. Equally important, it serves to motivate district level leaders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the tools and training to do so.


(感謝邱淑娟老師的分享)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e化研習_鄭志鵬老師

e化研習_鄭志鵬老師
分享主題:我的雲端教學 


很不一樣的資訊融入教學分享,
志鵬老師介紹了網路雲端許多的教學資源,
讓我見識雲端的另一種豐富性與啟發性。
很知性的研習,
也喜歡志鵬老師分享的教學想法及做法。
我邊聽邊用Plurk記錄。
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動。

研習記錄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高中學科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源網

高中學科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源網
 

一、 促進數位教學資源共享並整合全國資源。
二、 系統化發展高中職各學科之資訊融入教學教材。
三、 製作符合教學現場教師使用需要及習慣之數位教學資源。
提供全國教師符合創用CC(Creative Commons)授權之豐富資訊融入教 學之教學資源。

開放式課程導入我國國民中學教育之諮詢會議

資策會開放式課程導入我國國民中學教育之諮詢會議
 

座談會主要介紹國外雲端 (cloud computing)暨開放教育資源的概況與發展。
並與座談會中討論國內國民中學教育推動開放式課程應該掌握的重點與方向,
如何鼓勵教師運用國內外開放教育資源,
及如何整合與運用現有的開放式課程。會議中分享幾個國外重要的開放教育資源,值得參考 。
1. OE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 Free to use
  • Openly licensed
  • 31731 resources
  • From K-12 to college courses

  • 2. Free (Federal Resources for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nimations, primary docs, photos, and videos

    3. 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Using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virtual laboratories, simulations, and frequent opportunities for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4. MIT Opencoursewave
    Courses

    5. KHAN Acdamy 
    2,100 videos and 100 self-paced exercises and assessments covering everything from arithmetic to physics, finance, and history

    6. Connexions
    A place to view and share educational materials made of small knowledge chunks called modules that can be organized as courses, books, reports, etc

    網路世界,無限資源,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Make Beliefs Comix

    Make Beliefs Comix
      1. 選擇cast of characters
    2. 選擇talk balloons或thought balloons
    3. 選擇panel prompts
    4. 選擇objects或scenes
    5. 加入文字
    就可製成自編的comic strips!
    可列印或e-mail,
    可做為教師自編教材、學生作業或口說活動的圖片。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校內資訊研習

    校內資訊研習

    february_09.jpg























    心中常感謝學校多年來在推動及增進教師資訊能力著力很深。
    這些年來,
    一次次的資訊研習讓我更精進,
    也對資訊運用於教學及部落格有更多的創思和心得。
    今天的三個小時研習也是收獲良多。
    洪瑞甫組長用心的分享,
    細心的 指導,
    讓我對資訊更有興趣,
    這樣的研習,
    對教師真是幫助很大。
    感謝在心。

    研習講義


    k2882099.jpg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電子白板的教學

    電子白板教學的歡笑
    january_26.jpg



























    利用學期末讓學生試玩瘋布玩CAl 中的英文單字遊戲
    (字母A開頭的字,聽音,在白板畫面找出該單字)
    (兩人遊戲組)
    雖是只是試用版,內容有限,但也讓我體會電子白板的互動與遊戲功能。
    感謝小p老師為我引介這個資訊,
    我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增強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電子白板應用在英語教學_99_11_18

    電子白板應用在英語教學_99_11_18
    november_18.jpg
























    難忘今年六月在仁愛國中參加的「電子白板」研習,
    這次研習,
    讓我看見教學的新視窗,
    也讓我了解電子白板的可能性。
    這一次,我利用電子書中的「遮罩」的功能,
    將Theme Words單元中的英文遮起來,
    讓學生上台,根據圖片,用英語說出街道中的商店或其他機構,其他同學們跟著覆誦。
    若要做延展性的活動,
    則可以加入動詞+地點造句: I went to the post office to mail a letter.
    以點出該商店或機構的功用。
    電子白板的應用,
    應是提供視覺媒介,
    增加課堂對話,
    與語言運用。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e化教學札記_01


    1134454947.jpg

    e化教學札記_01


    e化教學提供給學習者視覺的體驗,
    聽的刺激也不斷地在增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