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星期五第二堂的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星期五第二堂的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星期五第二堂_101_11_02

星期五第二堂_101_11_02








一樣的星期五早晨,
一樣充滿期待,
教師分享,進行中。

今天有多方面的分享,我們先分享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_科學探究課程-臺北市龍山國中鄭志鵬老師 (自然)的報導。
以及臺灣立報的相關報導:《科學生活化 激發學生熱情》。
志鵬老師的教學著重「區分性教學」、探究性教學並進行多元評量,值得參考。
志鵬老師也相當歡迎龍山的夥伴進到他的教室觀課,切磋。

接著詹麗馨老師分享
1.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心得。不抱怨,正向思考,多感恩,人生將充滿陽光。
2. 英語閱讀心智圖教學心得及學生作品分享。以繪製心智圖,涵練學生的思考力及合作度。

再過來是今天的重點戲:張瑞華老師的分享。
1. 上海教學現場帶來的震撼。
    上海提問教學法 :提問有輕重之分 ,很強調說、寫能力。    
    大家可參考《學習,動起來 2 上海:思考、提問、表達的學習》一書及VCD。
     (龍山的夥伴可到圖書館預約)
2. 分享北市南區活化教學工作坊各校的特色。例如南門國中引導駐校作家,並在教學中融入提問。 
3. 參加「臺北市學習共同體研究會」第二次網聚的學習心得。
    瑞華老師分享聆聽北市韓國參訪學習共同體學校的報告的心得。
    她提到韓國的校長室門是敞開的,隨時與老師、學生對談。韓國學生升學壓力也很大。
    瑞華老師建議可加入「臺北市學習共同體研究會」,以更有效率吸收有關學習共同體實施的經驗分享。
瑞華老師對於實施學習共同體的看法:
先大量地吸收訊息,訊息很多,要過濾判斷,再調整成適合國情、教學現場與自己的方式。

接下來,
翁明珠主任分享書信教學帶來的改變。從評量中發現程度好的學生表現更好,
程度不佳的仍維持現狀。
思考點: 如何讓程度較好的學生帶程度較程度較差的學生學習?

李采蓁老師則分享北市綜合領域輔導團萬華區訪視,對本校的報告有很多肯定。
反思: 把握機會發表、整理、記錄各項活動、比賽及教學記錄。
11/8 (四)詹麗馨老師將在綜合領域的領域會議分享新建置的龍山國中英語領域部落格。 

好棒的星期五早晨,
分享,
讓大家的一天都亮起來了!
開始期待下一週的分享了!


記錄:李采蓁老師、薛淑尹老師
整理、上傳:詹麗馨老師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26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26 



星期五第二堂課進行第四次的分享與教師對話,
一次次的對話,心也跟著熱起來。
是種雀躍的感覺,渴望改變的心情,
為心中的思緒找一個出口!
教育,動起來,
我們一起增能,一起感染熱情,在星期五的第二堂課。    

今天談話的主題    
以詹麗馨老師分享的三份資料談起。
這三份資料分別是
1. 《不抱怨的關係》一書閱讀心得
我們分享生活中、教學時如何運用《不抱怨的關係》中提及的原則,     
談到生命的改變,悟出人際關係的圓融之道,
用新的角度,正向的態度經營人際關係。
多一點同理心,多一點溝通和了解,
不以抱怨來逃避問題,
人生將處處有愛、充滿陽光。
2. 《英國 創造力學習》一書及VCD閱聽心得
教學應給予探索、發現及體驗的機會。
他山之石,提供我們設計課程、改變教學的參考。
我們將對這本書做進一步探討。
3.  臺灣師大教育系郝永崴教授分享的「活化教學」概念
---教師應同時增進專業知識、提升理論學養及加強科技能力。
---學習金字塔/How We Learn
---有效教學的研究本位面向
---改變教學方式
   *學生為中心的實作、互動、問題導向 (problem-based)及合作性
這三個資料,也將繼續做為11/2 (五)交流話題。
有更多深度對談的空間及可能性。

 星期五的第二堂課,
對話、發現、感動。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17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17


今天的分享,
由感動開始吧!

(詹麗馨老師記錄) 故事從早晨開始......
 

詹麗馨老師的感動:
0.01的改變,在教學上不斷地多投入一點,我們真的會看到學生的改變。
看了這個影片,感動地流淚。對了!教育就是要有這樣的心。有要這樣的奉獻。
我們在學生的生命歷程中,就是因為這樣的0.01,讓彼此的交會,成為一生的感恩,也成為教師的影響力。
一點一滴,備課、投入、關懷學生......
我們的0.01,校內同仁的0.01,都可以讓教育的火花更為明亮。教育的希望工程更為動人。

於是在9:30,
星期五的第二堂,
我們九位好夥伴在校長室的會議室共同看這個影片。

(我必須說,這可是龍山國中創校以來的創舉,
這面牆,在德昌組長的協助下,首度成為知識的窗口)

看過影片後,
我們分享我們教學、班級經營的0.01......
例如,
許珍琳校長的願景:公共服務+社區的接觸...品德教育
詹麗馨老師:繪本教學,一點一滴,建立學生閱讀的興趣及善用網路資訊。
張瑞華老師:畢業班級冷氣卡的處理、畢業典禮給學生一生受用的叮嚀.......
翁明珠主任:課前預習、提問、書信教學、運用情境、討論、延伸......
蔡季娟組長:藉由問答、引起動機、步步引導......
黃碧君老師:將感動帶入教學中。
李采蓁老師:從分組活動看到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的喜悅。

接著,
許珍琳校長分享《上海 思考、提問、表達的學習》一書。
張瑞華老師分享了她最近的觀課心得,精闢極了!
薛淑尹老師分享以影片做為提問、思考力訓練的活動。好生動!

我們熱烈的交流,
充滿驚歎!

這個沒有開會通知的分享,
竟讓我們欲罷不能。
心是充實的,
愛在我們心中。

我們也約定了12月的讀書會: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龍山知音、課程分享,
我們又跨出關鍵一步。

感謝大家無私的分享,
龍山好溫暖,
教師好精進!

我們將繼續對話,
交流,
成長。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17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17

星期五第二堂課的對話
由原來的 2人,
已擴展為9人的學習小圈圈。
我們將在校長室的會議桌交流。
我和校長都已準備好了要分享的資料。
開心和龍山好夥伴分享。
期待!

星期五第二堂課_101_10_12

101.10.12

星期五第二堂的課程討論。
在教師會辦公室外,
有一半圓的桌子,
我們今天又多了兩個夥伴。
---許珍琳校長及健康教育新進教師雅玲老師。

我們今天談了
true calling,
近日的閱讀心得,
教育最新動態。
分享課程設計。
聚精會神對話,
心中充滿感動。
---
我們決定要建立一個網路社群,
也願意繼續聊下去。
---
遇到喜歡設計課程、改變教學的夥伴,
心裡好火熱!
---
多年來內心的願望,
正踏實築夢中。